清明節俗-斷鷂放災

風箏,古稱「紙鳶」,相傳起源於一千五百多年前侯景之亂。當時梁武帝深陷重圍,一名部下獻策,提議以紙張仿效鷂鷹製成紙鳶,待風起,即可順風縱放,以達友軍。後來此計失敗,紙鳶遭敵軍射落,但紙鳶由此而起。後來有人在紙鳶上加了竹片削成的絲弦,迎風飛舞,發出如箏般的聲音,風箏之名由此而來。

清明時節「放風箏」的習俗源於清朝,兼有「斷鷂放災」的深層含義。

暮春三月,天朗氣清,惠風和暢,是戶外冶遊的好時節。自古以來,墓園多位於郊區,到了清朝,便發展出清明掃墓「放風箏」的習俗。潘榮陛的《帝京歲時紀勝》(一七五八)記載:「清明掃墓,……各攜紙鳶線軸,祭掃畢,即於墳前施放較勝。」

除此之外,清明尚有「斷鷂放災」之俗。所謂的「清明放斷鷂」,就是在清明節放風箏之時,人們將所有的災病寫在紙鳶上,待風箏高飛之際,剪斷風箏線,當紙鳶隨風飄逝之時,也象徵著所有的災病都隨風箏一一消逝。

即是每逢清明,人們將各項災禍厄運分別寫在風箏上,,,象徵所有煩惱災難隨風逝去。而農家更希望那些在田畝上空的紙鷂能驅走畦間的惡鳥害蟲,以祈得一季豐收。因此放風箏便成了清明節一項重要的習俗。                 

清明介紹 清明節俗-掃墓 清明節俗-風箏 清明節俗- 節令食品-潤餅